约4370字。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
一、 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
《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楚辞”:继《诗经》之后,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乐府诗:”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如《木兰辞》《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壁,还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诗,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不定;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
律诗: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句都押韵。1、3、5句的平仄可不管,2、4、6句的平仄一定要相对。绝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诗的一半。
词: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在宋代最为发达。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散曲:元明两代,又出现的一种新的体裁。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
二、格律诗
(一)什么叫格律?格,就是格式。即有固定的格式。句数固定。字数固定。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诗,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律,就是声律和韵律,格律诗要遵守发音规则,讲究声律和韵律美的。
另外,律诗的八句中,每两句称为一联,共分四联;第一,二句为首联;第三,四句为颔联;为颈联;第七,八句为尾联。
(二)格律诗写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
格律诗写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平仄,相粘,对仗,押韵。
1.平仄:
诗歌中的平仄,高中阶段不需掌握太多规律,但在语言运用中则需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