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2050字。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Pb - 20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有
A.细胞中的囊泡都是来自于高尔基体
B.健那绿染色后可看到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的崤
C.溶酶体膜使水解反应局限在一定部位,溶酶体正常情况下不破坏任何细胞结构
D.用台盼蓝溶液来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利用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 如图是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将图中涉及的mRNA分别进行逆转录,所得产物应是三种不同的DNA
B. 成熟mRNA上一般都具有由启动子和终止子转录产生的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C. 基因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转录得到mRNA1和mRNA2
D. 从图形可推知该基因与多肽链是线性关系
3.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萨顿通过假说﹣演绎法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B. 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细菌死亡与否
C. 不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期时间越长的,观察到染色体机会一定越大
D. 将同一叶片均分为两半,一份于黑暗,一份于光下,相同时间后秤其干重,光下半片叶的重量减去暗中半片叶的重量为光合作用在实验时间内产生的有机物的重量
4.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 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5. 洋葱为二倍体,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16条,用低温处理其幼根,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洋葱的一个染色体组由8条非同源染色体组成
B.四倍体洋葱花药离体培养能获得二倍体植株
C.洋葱的四倍体植株与原二倍体植株分别是两个物种
D.四倍体洋葱根尖分生组织中可能有含64条染色体的细胞
6. 如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D、d)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E、e)的家系图,其中控制一种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另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为1%,且D基因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有胸腺嘧啶300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D基因连续复制2次需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
C.III-7为甲病患者的概率是1/33 D.II-6的基因型是DDXeY或DdXeY
7、我国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下列对古代化学的应用解释或者说明不合理的是( )
A.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区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B. 红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红色是因其含氧化铁
C. 古代人民用明矾来清洗铜器上的铜锈,该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D. 于谦《石灰吟》中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8、短周期元素R、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同周期元素中碱性最强,W元素和Z元素同主族,且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Y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W与X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和化学键类型都完全相同
B. W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高于Z的氢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