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历史必修一专题1-9单元测试卷(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7 21:16: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6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1-9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9份打包)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doc
    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doc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doc
    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doc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doc
    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doc
    专题7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doc
    专题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doc
    专题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doc
  【师说】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 材料指的是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实行公有制和禅让制,故选A项。
  【答案】 A
  2.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该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
  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材料解读能力。材料显示的是周朝政治体制,因而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B两项所述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权力高度集中有违史实,D项所述的勤政爱民无法找到材料依据。故选C。
  【答案】 C
  3.《国学》杂志评论我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的嫡庶权益分配,嫡统庶,以庶辅嫡。”与此评论无关的制度应是(  )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世官制度  D.丞相制度
  【解析】 由“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即可知涉及的制度强调血缘亲疏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只有丞相制度不看重这一点,故选D。
  【答案】 D
  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具有迷惑性,经济发展并不是维系分封制的关键,反而最终导致分封制的瓦解,排除;B项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并没有集权地位,也可排除;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崩溃,D项错误。秦国只有
  【师说】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我们实行的主要政策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所谓“一边倒”就是新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方面,以此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
  【答案】 A
  2.它“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下列选项符合上述材料宗旨的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反对霸权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材料中“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看出只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答案】 C
  3.“遗留在中国的外国使领馆,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我们一概不承认其外交地位。此后建交工作,要通过谈判进行,他们必须表明与台湾断绝一切‘外交’关系,我们才予承认。”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清除外国在华的侵略势力和特权
  B.用和平共处的方针指导外交工作
  C.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D.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
  【解析】 材料反映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即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即“另起炉灶”,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
  【答案】 D
  4.周恩来1949年11月在《新中国的外交》中指出:“外交工作有两面: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联合”主要表现在(  )
  【师说】专题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  )
  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 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背景的分析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双方产生对抗,出现了“冷战”。④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不是“冷战”形成的因素。
  【答案】 C
  2.两个阵营形成了: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看,这里两个阵营对立的实质是(  )
  A.两种社会性质不能相互兼容
  B.美苏两国对世界霸权的竞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余火未熄
  D.对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
  【解析】 两个阵营是指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其由初期的意识形态对立转变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对世界霸权的争夺,从历史发展进程看,B项是实质。
  【答案】 B
  3.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六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对这一组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B.在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下建立起来
  C.有利于打破西方大国的经济封锁
  D.是与欧洲共同体相似的国际经济集团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6国成立了经互会,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故与欧洲共同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故A、D是错误的表述。两极格局是1955年华约建立后正式形成的,故B错误。
  【答案】 C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