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上)重庆七中期中考试高2019级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5480字。
2016-2017学年度(上)重庆七中期中考试
高2019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佳选项)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根本原因是( )
A.“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B.国家机器的完善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历史人物的决策
2.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 )
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3、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A.《史记》 B.孟姜女传说
C.商朝卜辞 D.《资治通鉴》
4.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和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5.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大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冶铜业落后
C.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6.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
A.世官制的沿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7. 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下列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
秦始皇陵 秦长城 阿房宫
A.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D.工匠水平的高超
8.唐太宗说过,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
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 )
A.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
B.认为皇权限制的重要性
C.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
D.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9.下图喻指的政治现象出现在(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