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民族融合》ppt(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共21张,另有教案。
《北方的民族融合》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私立第一实验学校 谢 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学生能够从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来思考今天民族平等原则,从而培养古为今用的迁移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从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的材料,以及概括孝文帝改革主要措施等,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与高度繁荣是在各民族不断交往、融合中实现的。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学会正确的评价北魏孝文帝这个人物以及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民族融合情况的分析,学生感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从而树立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的正确意识。通过孝文帝改革发挥的积极作用,认识到改革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
2.难点: 正确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通过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学会多角度辩证的去评价及分析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精神。
2.采用情境创设法,启发引导,由学生自我建构知识,根据史料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3.教师点拨法: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给予精要点拨,拓宽学生思路。
4.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呈现案例、案例分析、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提高课堂学习趣味和效率。
5.学生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约5分钟) 1.引疑: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你吃了吗?”我们知道中国人最讲求饮食,你是否留心过嘴里的东西来自何方?
2.辨认:PPT出示胡萝卜、胡麻(芝麻)、胡椒、胡桃(核桃)的图片
3.问题:他们的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猜测他们可能来自哪里?为什么? 学生辨认食物,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猜测产地(教师由此问题引入本课时的主题──北方民族的融合(板书)) 以学生熟悉的话题和事物,引入本课,贴近生活
问题的提出,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