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设计.doc
李建复-意映卿卿.mp3
林觉民与妻书.doc
共20张。孙中山要为什么弃医从政?自1900年起,世界格局怎样?当时中国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点拨背景导入新课,阅读材料活动探讨,研读教材了解目的,叙述故事学法指导,追忆往昔情感提升。含配套教学设计,约3080字。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设计
浙江省乐清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初级中学 林贤茂 黄忠杰
一、教学目标
1.回顾八年级下的已学知识,自学课文,结合孙中山的话能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说出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结合邹容《革命军》,能够理解20世纪初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性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研读史料,讨论交流,了解并分析同盟会、三民主义等历史名词。
2.知道孙中山称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革命党人进行的革命活动。
2.难点:20世纪初中国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学情
回顾历史 出示图片:孙中山
设问:同学们学过或从影视剧中看过孙中山的事迹,说说他为什么“弃医从政”?
自1900年起,世界格局怎样?当时中国又发生了哪些大事? 提示学生看教材中的“阅读卡”,自主回答。
世界与中国:(回顾第一课内容) 从谈话入手,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检查学生有没有阅读教材的习惯。同时复习第一课的相关内容
点拨背景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孙中山等人置身于那样的时代,他们是怎样认识的?
出示:孙中山在兴中会的话:“方今强邻环列,……”
邹容的话:“……十年灭国,百年灭种,其信然夫。” 提示学生看教材的导语:20世纪初的中国,民族危机更加深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感受这种强烈的民族危机 本环节由自问自答开始,着重体现了“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状”,切中主题。用孙中山、邹容的话更能感受20世纪初的中国
阅读材料
活动探讨 设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20世纪初的中国(从政治、经济等角度)
(1)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
(2)20世纪初的中国经济:
追问:“列强在经济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中国”具体是怎样做的?最大的一个领域是什么?
追问:这种控制还表现在哪些行业?(让学生结合P11资料,运用数据,认识20世纪初列强在经济上加紧对中国控制的史实。)
活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势力的不断深入,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追问:有没有产生客观一些积极影响? 学生描述:20世纪初的中国:北京仍然在被八国联军侵占、“洋人朝廷”等
加紧对中国的掠夺铁路修筑说明列强通过控制经济命脉强化对华经济侵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还表现在其他多个行业,如钢铁、纺织、水上运输等行业。)
图1-21就是列强投资案例,列强对中国的投资是一种野蛮的经济掠夺,只是在客观上为清帝国经济提供动力,本质是经济掠夺 经济角度是重点内容,设置追问,活动等
使学生明了“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就是资本输出的具体表现
知道铁路是列强当时掠夺中国的主要手段
还表现在各个方面。
材料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不同讨论结果(观点),引导学生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辩证地思考问题。认识列强的掠夺本质,为下面“保护民族经济”运动掀起而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