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3张。回顾一战的性质和结果导入新课,突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合理的历史假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含配套教学设计,约3040字。
《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教学设计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实验中学 包锡照 叶众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巴黎和会的概况,知道《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2.正确认识《凡尔赛和约》的实质、影响,体会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之意。
3.理解巴黎和会的本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体会“弱国无外交”的道理;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建设强大国家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列强出席巴黎和会的图谋;
2.《凡尔赛和约》的核心内容以及对和约的评价。
(二)难点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顾一战的性质和结果(战争的结束,并没使帝国主义之间的争斗停止。)
导入提问:一战结束后,战胜国最迫切要做的是什么? 根据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复习回答。
讨论后得出结论:要瓜分战利品,制裁战败国,建立一套新的国际秩序。 温故知新,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环节一:巴黎和会 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第8页,找出巴黎和会的背景、时间、地点、成员、操纵国、地位、参会国地位、焦点问题、重点问题。请你叙述“巴黎和会”这一历史事件
过渡语:对于处理德国问题和中国山东问题,美日法英的态度有何不同?
指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第8页的阅读卡和美、英、法、日等国的如意算盘,讨论后回答:
1.结合克里孟梭的话,想象并描述一下巴黎和会是在怎样的气氛中召开的。2.回顾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你认为巴黎和会能够达成和平协议吗?为什么?3.从列强的打算中,可以看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性质)是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归纳。 看课本第8页,找出巴黎和会的背景、时间、地点、成员、操纵国、地位、参会国地位、焦点问题、重点问题,并个别叙述“巴黎和会”这一历史事件。
大国权益之争,说明“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进行各种合理性的解答。得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这个部分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就能解决。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合理的历史假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