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4张。一组“雾霾锁城”照片导入新课,小组合作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读图分析荒漠化方面的图片和精选的资料、黄河水质污染的资料和图片等,结合APEC蓝的图片和资料归纳应对措施。含配套教学设计,约2010字。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浙江省缙云县壶滨中学 吴红梅
一、课程标准
3-3-4描述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解读: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比较严峻,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但是比较笼统,不全面,对它的分类及存在的影响等的认识还不准确。因此本课需要通过材料的解读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和概括。主要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的分析也需要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材料,明白措施和具体做法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几节课人口、资源问题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体验,但总体观念淡薄,行动上还需要要进一步落实。农村学生对于城市的环境问题没有直接体验,因此需要利用一些图片、材料以及教师的讲解予以更加直观的补充。
三、教学目标
1.结合材料,分析环境问题的现状,理解我国环境问题形成的成因,影响及解决措施。
2.通过图表分析,认识到环境问题会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知道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环境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环境现状及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直面我国环境问题,认识到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五、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情景探究法、讨论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雾霾锁城”照片。
教师提问:这是一组雾霾笼罩下的图片,拍摄于中国的各大城市,你还能看出是哪几个城市吗?(学生回答)
(二)教师归结学生发言,导入新课
我们期盼着生活在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树林、鸟语花香的美丽新世界里。但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美丽中国在迷雾中进行。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环境现状到底如何呢?我们为美丽新世界做些什么呢?
(展示课题:直面我国环境问题)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有所感悟,通过设问的方式引领学生思考,以此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自然地过渡到本课题的教学。)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1.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1)阅读课文P106思考:导致中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主、再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结论:①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人口也进入持续增长阶段。
③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技术、管理水平比较低。
(2)让学生说说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