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5 16:07:4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两个课时,约3970个字。
十六 大自然的语言江苏江陈中学江上雪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3、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4、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5、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与涵泳品味法。
2、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4、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二)揭题解题
简介作者: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讨论: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