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10 8:22: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20个字。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万冲中学冼小莹
  教学目标
  1、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知识。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2、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3、以自读为主,用探究合作的方式练习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要点,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4、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及
  克服困难攀登的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快速阅读并简要概括课文的内容。
  2、通过关键句子分析探险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的困难,从中学习探险员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及克服困难攀登的精神。
  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详略得当的材料安排。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1、搜集2008年奥运圣火上珠峰的视频,有条件可在课前播放。2、设计《登上地球之巅》的导学案。
  学生:1、完成《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2、有条件的在网上搜集并观看有关朱穆朗穆峰得分图片或视频,最好是2008年奥运圣火上珠峰的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学生说说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珠穆琅玛”系佛经中“神女”的译音。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的冰川,最长达26公里。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坡攀登顶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2、老师: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8848.13米,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自1921年起,不断有人试图征服珠穆朗玛峰,但多遭失败。直至1953年5月29日,英国探险队的两名队员才第1次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1960年5月25日,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