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刘子自传》《徐霞客传》《谭嗣同传》同步训练
- 资源简介:
约6230字。
粤教版高中语文《传记欣赏》第三单元
《子刘子自传》《徐霞客传》《谭嗣同传》同步训练
一、基础训练
1.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檄文 脉搏 扶危济困 晶莹 寥若辰星
B.内禅 焕发 一幅对联 关键 性格不合
C.讪笑 提纲 情有可原 厮打 连年歉收
D.主簿 幅射 绿草如茵 松弛 旁征博引
解析:A项中“辰”应为“晨”;B项中“幅”应为“副”;D项中“幅”应为“辐”。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留在曹禺记忆之中最让他魂牵梦萦的,显然是王右家与罗隆基一度闹得 的传奇爱情。
(2)近年来各地“道德讲堂”如 ,文明创建更是深入人心。
(3)他状态很好,从来不理会外面的 。最近他在忙着新片《美人鱼》,更无暇理会外面的世界。
A.流言蜚语 春风化雨 满城风雨
B.满城风雨 春风化雨 流言蜚语
C.流言蜚语 满城风雨 春风化雨
D.春风化雨 流言蜚语 满城风雨
解析:“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从语境来看,(1)处选“满城风雨”。“春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从语境来看(2)处应用“春风化雨”。“流言蜚语”指风传的话,没有根据的话。从语境看,(3)处应选“流言蜚语”。
答案:B
二、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题。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
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B.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C.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D.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解析:联系上下文,把握整体意思,理清句子关系。
答案:B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教,并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罗洪先涉猎广泛且精心研究,正是对王守仁为学精神的继承和学习。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
C.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