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备考黄金30题(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28 17:56: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备考黄金30题(全套打包)
专题01 小题好拿分(基础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备考黄金30题(解析版).doc
专题02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备考黄金30题(解析版).doc
专题03 小题好拿分(提升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备考黄金30题(解析版).doc
专题04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备考黄金30题(解析版).doc
专题05 小题易丢分-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备考黄金30题(解析版).doc
专题06 大题易丢分-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备考黄金30题(解析版).doc
  1.2012年3月,一则“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能埋藏在秦皇岛”的新闻火速占领了中国各大媒体的版面。下列对北京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B.会使用天然火
  C.模样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D.生活在险恶的环境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选项中C的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应选择。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粟、小麦
  B.水稻、玉米
  C.水稻、粟
  D.水稻、小麦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3.通过联系课本知识可知,“大禹治水”中所治的“水”是(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禹曾经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因此可以判断“大禹治水”治理的是黄河的水患。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大禹率领民众,从父亲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4.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5.认真观察下图,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
  6.“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
  1.请你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迈入_____________时代。
  (2)黄炎联盟融合邻近部落,构成后来_____________的主干。
  (3)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是__ ___________
  (4)被后世尊称为“兵圣”的著名军事家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农耕文明;
  (2)华夏族;
  (3)勾践;
  (4)孙武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整合列举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此题分设4个问来进行考查。
  (4)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孙武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被后世尊称为“兵圣”的著名军事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孙武被后世尊称为“兵圣”的著名军事家。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孙武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2.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1)会不会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
  (3)半坡人和河姆 渡居民都使用________石器。
  【答案】(1)制造工具(2)打制(3)磨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因为制造工具需要很高的智慧,动物的智慧不够,做不到.有些动物会利用工具,但除了人以外,没有动物会制造工具,熊用树枝沾蚂蚁.水獭用鸟蛋磕石头.鸟用树枝做窝,等等,都是利用工具,是现成的。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会打制石器,还学会了磨光技术.钻孔.人工取火,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死后埋葬。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开始形成早期的氏族社会。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半坡人和河姆 渡居民都使用磨制石器。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3.相关链接(请根据提示信息,链接成完整的史实)
  (1)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
  (2)荒淫无道,施用炮烙等酷刑的商朝暴君————
  (3)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离骚》的创作者—————
  (4)我国春秋晚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编著的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5)推行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政策,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的北魏皇帝————
  (6)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
  1. 请你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迈入_____________时代。
  (2)黄炎联盟融合邻近部落,构成后来_____________的主干。
  (3)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是_____________
  (4)被后世尊称为“兵圣”的著名军事家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农耕文明;
  (2)华夏族;
  (3)勾践;
  (4)孙武
  【解析】
  (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春秋争霸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建立霸业。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勾践
  (4)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孙武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被后世尊称为“兵圣”的著名军事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孙武被后世尊称为“兵圣”的著名军事家。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孙武。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 国的纷争;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2.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1)会不会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
  (3)半坡人和河姆 渡居民都使用________石器。
  【答案】(1)制造工具(2)打制(3)磨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因为制造工具需要很高的智慧,动物的智慧不够,做不到.有些动物会利用工具,但除了人以外,没有动物会制造工具,熊用树枝沾蚂蚁.水獭用鸟蛋磕石头.鸟用树枝做窝,等等,都是利用工具,是现成的。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会打制石器,还学会了磨光技术.钻孔.人工取火,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死后埋葬。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开始形成早期的氏族社会。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半坡人和河姆 渡居民都使用磨制石器。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3.辨析题(每题有两处错误,找出并说明理由)
  甲骨 文是商朝的文字,就形态而言,它是一种楔形文字。其中著名的司母戊鼎上的“司母戊”三个字就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楔形文字  
  理由: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 
  错误:司母戊三个是就是甲骨文
  理由:“司母戊”刻在青铜器上,应该是金文,(或者甲骨文是刻在龟壳或兽骨上的) 。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4.判断题,根据下面材料判断以下表述与材料内容相符的打√;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打×;材料没有涉及到的打○。
  (1)只有商朝才能制作青铜器。                        (      )
  (2)图四玉憨态可掬, 反映了商代玉器制作工艺很高。    (      )
  (3)图二反映出“猪”在人民生活中应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