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16-2017-1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6280字。
天津一中2016-2017-1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5 分,30 题,共45 分。答案请涂于答题卡上。)
1.下图中东西并立的两个国家是
A.古罗马与汉B.古罗马与唐
C.奥斯曼土耳其与宋D.奥斯曼土耳其与元
2.中国古代某时期指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A.西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3.《唐律疏议》中关于化外人(外国人)的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A.尊华鄙夷的思想B.天朝上国的气度
C.对外开放的程度与信心D.农耕文明的包容
4.《蔡忠惠公文集》载:“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这反映了
A.唐朝三省之间相互牵制B.唐代节度使拥兵自重
C.宋代分割宰相的权力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政务混乱
5.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市分布在城中。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6.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
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
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
①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②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③表达分封制度的世世相袭④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7.下列图片所示之物,属于播种工具的是
8.“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这一评价适用于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D.商鞅变法
9.“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按照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在雅典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
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D.查士丁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