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10字。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首先: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第二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第一框题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内容是唯物辩证法中三大方法论之一,在哲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其重难点,所以学好本节知识,为其他章节的理解和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开设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7岁左右,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加之,在学习了之前章节之后,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哲学较之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难以掌握,存在畏难心理。所以,在讲解中,老师要尽量将哲学与生活贴近,缩同学们的距离感。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再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和联系,这是一个基础知识,理解容易,掌握简单。
(2)、能够记背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两个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并能够解答相应的题,这是本课的重点
依据:两个辩证关系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特别是在分析题中,所以,要想灵活运用,首先要能够准确的表述其内容。
(3)、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区别,并能区分。这是本节的难点。
依据: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哲学思维,但是本节内容尤为抽象,以往学生在做题中,很难做到准确区分,所以要运用多种方法讲解怎样区分两种矛盾,因此,将其定为本课的难点。
2:能力目标
通过教材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运用哲学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哲学思想来指导生活。
3:价值态度目标
1 、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使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有重要和主次之分,树立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
要实现以上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本框题的特点,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由于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辩证思维有限,所以需要教师通过语言,主动而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其次问答式、讨论法、演示法等为辅助教学手段。教育家陶行之也有一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所以我会提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示例,引发同学们的讨论和思考。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以上四个方面都将在我的第五个方面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