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提纲(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岳麓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docx
  • 资源大小: 1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5 22:01: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提纲
【岳麓版】高一历史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课教案.doc
【岳麓版】高一历史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及答案.doc
【岳麓版】高一历史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及答案.doc
【岳麓版】高一历史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无答案.doc
【岳麓版】高一历史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复习提纲.docx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1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下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学习好本课,对于理解本单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探寻公正的理想国、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从纵向来看,本课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第一课,从总体上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初次实践的历程。对于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今后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内容来看,本课的重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本课的难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综合来看,本课将用一个课时进行讲授。
  二、说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本课在整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课标】简述《 共产党宣言》 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培养历史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概述《共产党宣言》 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众多伟大思想家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培养探索求知的精神。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学习巴黎公社战士为理想战斗不息的精神,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学情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习理解历史能力不够,历史素养不足,历史认识还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理性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而目前,高中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打破通史结构。本课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所以要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本科内容,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导学案
  【学习目标】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及其特点与影响。
  难点: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二、知识准备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经济:            有一定发展,但发展      ,远远         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初俄国进入                 阶段。
  2.政治:
  (1)20世纪初的俄国,各种           十分尖锐。
  (2)一战使矛盾激化,俄国成为                最薄弱的环节。
  3.二月革命
  (1)时间:         年3月。
  (2)结果:
  ①推翻了           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②出现        和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掌握着实际权力。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背景:
  (1)广大人民要求实现     、取得     和      。而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             ”,提出将俄国革命从                 革命转变为               革命的任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                  ”的口号,争取以         方式取得政权。
  (3)1917年7月,         镇压         和         游行,              的局面结束。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