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复习ppt(2份)
- 资源简介:
共79张。考点归纳回顾,史料实证,适合复习课使用。
2017步步高考前3个月历史(通用版)知识专题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word+ppt)
专题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docx
专题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pptx
[考纲要求]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考点1 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知识主线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原始社会 农业起源
(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
(3)工具有石、木、骨器
(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 1.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
答案 小农经济。
2.“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材料中的豪人指的是谁?
答案 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
3.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材料主要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答案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4.《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什么特点?
答案 精耕细作。
夏商周 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 传统农业初步形成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2)生产技术: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4)经济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从秦汉至宋元 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1)耕作方式:牛耕普及
(2)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
(3)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技术
(4)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工具
明清 (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2)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