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历史会考说明题型示例ppt(3份)
- 资源简介:
2017年北京历史会考说明题型示例(3份打包)
2017年会考说明题型示例(45张PPT).ppt
2017年北京会考说明题型示例选择题部分.doc
2017年会考说明题型示例(大题).doc
2017年会考说明题型示例
一、单选题
1.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西周受封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B.异姓功臣 C.殷商后裔 D.先代贵族
2. 右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能用于研究(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3. 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袭传承之书,具有区别家组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4.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5. 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6.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 恩泽贵族 B. 增加税收 C.削弱王国势力 D.实现民族交融
7. 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下列各项为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增设三司 D.设立内阁
9. 《宋史》记载的“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
A.三司 B.政事堂 C.门下省 D.枢密院
10. 明朝在中央机构中废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专制统治 D.增强六部权利
11. 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其意是指
A.皇帝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B.南书房可以参与机要事务
C.清朝皇权专制的加强 D.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重要
12.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2017年会考说明题型示例(大题)
131.中国政治制度由古至今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纪》
(1) 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分别提出什么主张?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具有怎样的意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受参议院弹劾后,由……特别法庭审判之。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约法的具体内容,说明其进步意义。
(3)上图所示内容出自于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 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
(4)上文中“代表”参加的是什么会议?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132.民主政治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的时期达到高潮。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物的最高权力机构。伯利克里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做最后决定的民主法庭,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有人说“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人更加深刻地与他们的直接民主制紧密相连”,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加以说明。
197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佩兰的提案,导致佩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斯伯爵为新的首相,但是巴斯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佩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