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850字。
山东省枣庄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据考古资料显示,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也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说明
A.我国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B. 铁农具已在农业产生中占主导地位
C.东北地区耕作技术超过河北地区D.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使用
2. 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西汉后半期其权能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C.监察官位卑权重的特征得以改变D.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3. 右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拓片,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A.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B.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
C.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D.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
4.《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南徐州。侨州郡县设立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长江流城的开发B.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
C.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D.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5.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D.文化下移趋势增强
6.宋代实行“侍丁”制度,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政府可减免其税收与徭役。宋代政府还设置了“安济坊”“福田院”“居养院”“孤老院”等养老机构。这说明宋代
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D.重视用孝道治理国家
7.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不同布局的根源是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海外贸易得到发展
8.明人顾大韶以为:无论是过去贤人之“成迹”,还是圣帝之“良法”,假若无当于我心,就不必一定要趋同。与之认识相似的是
A.“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B.“民一于君,事断于法”
C.“心之本体无所不该”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9.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