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居住地区人文自然文化——扬州小秦淮河的考察和保护建议》教案
- 资源简介:
约3580字。
探究活动课 本居住地区人文自然文化
—— 扬州小秦淮河的考察和保护建议
一、教学目标
本活动课通过对扬州小秦淮河的考察,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对本地区人文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为。
一、知识方面:
1.了解小秦淮河的历史与地理环境,对历代治理的情况与现状进行系统的了解,并对小秦淮河及两岸古街区的变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2.了解当今环境与历史地段变化的最新动态。
3.了解和体验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和研究方法。
二、能力方面:
1.要求学生通过对小秦淮河的考察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知识相综合的能力。
3.通过对小秦淮河相关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4.通过调查访问,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
5.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品德方面:
1.要求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沟通与交流,学会分享他人成果。
3.通过对小秦淮河的研究,使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建议
针对本类探究活动课没有教材,自行确定课题的特点,建议教师共同备课,先对本地区的人文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然后设计几个主题,每个主题下设计一些子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并允许学生在某一主题下自行选择子课题。这样可以使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来。
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前作好相应的知识准备,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提供选题范围,诱发探究动机。
建议在设计课题和指导学生选题时,教师应注意课题的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典型性,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等范畴来考虑,切入口要小,避免贪多求全。
在探究活动中应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包括组内合作、组外合作、校外合作、师生合作等各种方式的合作。在师生合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