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10份)
- 资源简介: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共1课时习题无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6《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7《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荷兰资本主义发展及特点,认识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理解海外活动对英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意义;认识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西欧国家对世界的争夺,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概括早期殖民活动的方式和特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分析世界市场形成对人类历史的进步作用和负面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绘制早期殖民争夺的地图,运用多媒体制作世界市场争夺的演示作品;注意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殖民掠夺的罪恶和人类文明联系加强等几个角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历史问题;学习中加强同学间的交流,针对殖民问题进行讨论,学会搜集历史证据来说明自己所持的观点;比较、概括和阐释荷兰和英国发展的特点和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本主义对外殖民,用资本主义的标准来指引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忽视了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观,注意汲取各国文化的优秀成分;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争夺世界市场斗争,不可忽视其中的罪恶活动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认识殖民霸权地位变化是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不紧跟时代发展方向就要为历史所淘汰,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英国的崛起;西欧国家进行的殖民霸权的争夺。
难点:殖民霸权变化的原因与资本主义发展间的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新航路的开辟,有谁知道,新航路开辟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怎样? 生1:世界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
生2:美洲新大陆还没有发现。
师:对。通过新航路的开辟,人们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而且随着对非洲大陆的探险,人类的视野开阔起来,打破了相互隔绝的状态,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由此导入新课。
一、“海上马车夫” ——荷兰殖民扩张的概况
【自主探究】: 荷兰在17世纪为什么会有一个“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海上
……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从 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索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 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 原因、进程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在哪国?起止时间?19世纪6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之处,因此学习中注意比 较。首先,我们一起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 :
二、 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原因:
联系第一次工业革 命兴起的原因分析: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
(3)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看音像资料,懂得提取有效信息、锻炼分析能力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认识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通过学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启示。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 教学难点
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面对1929-1933年的大萧条,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走出了危机的阴影,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战后严重的经济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