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灿烂的文学》ppt27(3份)
-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教案+同步训练)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doc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共40张ppt).ppt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同步训练).doc
共1个课件,1份教案,1份习题。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
(2)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3)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历史探究、联系比较、综合归纳、情境再现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
(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重点难点】
1、重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2、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的根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毛泽东与贺龙、徐向前谈三部古典小说与中国人的关系导入新课。
一、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
1、《诗经》
(1)概况:A、成书时间:
B、内容跨时:
C、内容分为三部分:
(2)特点:(语言)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
(内容)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手法)形式灵活,赋比兴;
(3)地位: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
1. 《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 )
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游
C、巴蜀地区
D、关中地区
2.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
A、表达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优民的爱国情感
C、体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3.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诗经》
B、《春秋》
C、《论语》
D、《离骚》
4.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5. 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个“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要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中不可能有()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