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33
- 资源简介:
约4040字。
老王
【导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2.自主阅读,形成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3.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正像歌词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么,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呢?今天我们就随我国当代女作家杨绛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老王这位平凡而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惶恐(huáng) 取缔(dì) 攥(zuàn) 凑合(còu)
荒僻(pì) 骷髅() 塌败(tā) 镶嵌(qiàn)
眼翳(yì) 愧怍(zuò) 滞笨(zhì) 伛(yǔ)
(2)词义
伛:弯(腰)曲(背)。
塌败:塌陷破败。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滞笨:呆滞笨拙。
强笑:强颜欢笑。
愧怍:惭愧。
失群落伍: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单。
2.作者简介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
3.背景介绍
《老王》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快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