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第5和第6单元同步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14 22:28: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11340字。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第5和第6单元同步测试
  历史试题【解析版】
  1、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2、有研究指出:林则徐、魏源的行动仅仅表示了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度,他们并没有从思想上接受西方文化的实质内容,这既由于他们寻求西方新知的急功近利的“制夷”目的和纯粹实用主义态度,更由于他们恪守封建文化本位立场。在此,该研究
  A、否定林、魏学习西方的行为                 B、批判了林、魏的阶级立场
  C、认为林、魏开创实用主义                   D、承认了林、魏开眼看世界
  3、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4、1876年当郭嵩焘以公使衔出使英国时,文士们刻薄地讥笑他弃圣贤之邦而追随于洋鬼,郭嵩焘的日记因为赞誉已有两千年历史之西洋文明而被守旧派斥责为异端邪说,他们迫使官府拆毁了该部日记的印版。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传播缺少良好的社会环境                 B、崇洋媚外遭到社会鄙视
  C、新旧思想的冲突此起彼伏                     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愤慨
  5、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段话中,他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是。
  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                   B、把主观的设想作为历史证据
  C、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释历史                   D、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6、晚清政府尽管在经济改革上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激进和开放,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则犹豫摇摆和缺乏远见。下列议论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
  B、“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C、“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D、“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