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四)(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纹饰9500字。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历 史
命题人:李 珊 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
(命题范围: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1~2单元)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C)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常遭破坏,“国君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和“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的现象,实质上都是王权至上的表现。所以答案为C。
2.据以下表格不能得出的认识是(C)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
州/州 府、直
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提高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解析】注意题干限制词:不能。秦汉至明清,县级政区都是县,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州是高层政区,至隋唐时变为统县政区,清朝则为县级政区,故B项正确;从简表可知,秦汉与隋唐是两级制,而魏晋南北朝、宋金、元明清都是三级制,故D项说法正确。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是为中央集权服务,故C项“提高了地方自主性”说法是错误的,为正确选项。
3.中国改朝换代,往往国家颜色随之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尚黑。看似简单的颜色更替背后,是影响了中国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B)
A.以德治国B.统治合法
C.君权神授D.阴阳五行
【解析】材料中“五德始终说”与儒家的以德治国不是一致的,排除A;材料中主要阐释的是古代朝代的更替,没有论述君权在人心的地位,排除C; “阴阳五行”是材料现象的描述,故D项排除。每一个称王作帝成功的人,都要给自己的王朝赋予一种克胜所灭朝代的所谓新德,而整个国家的颜色随之改变,以此来维护统治的合法性,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