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案4
- 资源简介:
约6730字。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纺织业中的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发展史、制陶业和制瓷业发展史、冶金业中铸铜、冶铁、冶钢发展史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借助历史文献等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课堂教师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理解本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特征。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和对科学的崇尚之情。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作为主体,着重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和基本特征。由于历史悠久、知识点分布比较零散,只是按照书本的知识罗列的话,学起来很枯燥,也不能很好地梳理各手工业发展的历史面貌及它们本身之间发展的历史联系,当然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以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以及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作为贯穿的线索,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导入时,讲到曾经的“中国制造”和“丝绸之路”的历史承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的兴趣,主动去探究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状况。紧接着以“素纱襌衣的秘密”这一视频作为激发点,一步步导入。
整节课效果比较好,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纺织业中丝织业和棉纺织业、陶瓷业中制陶业和制瓷业以及冶金业领域中冶铜、冶铁和冶钢的历史史实以及它们本身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把它们割裂开来,当成零散的知识串烧对待,并能自然而然地得出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加深了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相比当下,学生也产生了强烈地民族责任感,希望能够再现历史雄风!
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