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随堂作业(21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1.下面关于雅典贵族政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贵族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②最高行政长官为执政官 ③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 ④旨在维护平民的利益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旨在维护平民的利益与贵族政治不符,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故答案为D。
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他)采取曾是最优秀的立法,拯救国家,消除了过分专横的寡头政体,解放平民,使其免于奴役,并建立了平民政体的祖制。”材料中的“他”指( )
A.伯里克利B.克里斯提尼
C.柏拉图D.梭伦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消除了过分专横的寡头政体”“解放平民”“建立了平民政体的祖制”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
3.在古希腊雅典城邦政治中,它剥夺了仅为嫌疑犯的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纯粹的主观意识行为可能使真正拥有先进思想而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先驱惨遭不幸。材料评述的是( )
A.比例代表制B.抽签选举
C.差额选举D.陶片放逐法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汉武帝主持政务后,有意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他的做法中不可能包括( )
A.频繁换相
B.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
C.设立中朝
D.设立三省六部,分割相权
答案:D
解析:汉武帝为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采取种种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和影响力,A、B、C三项皆属于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代,汉朝时不可能出现,故本题选D。
2.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D.实行科举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依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分析可知,本题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3.唐朝三省各部门、各官吏之间相对独立和互相制约,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有审议、封驳权,但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书省独享决策权,门下省独享裁决权
B.它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享
C.三省分权能够制约皇权,保障体制内民主
D.能减少但不能杜绝中央决策失误和官僚腐败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是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D.倡议国共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答案:A
解析:《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A项正确。B项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C项发生在1992年,D项出自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故排除B、C、D三项。
2.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港澳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
A.国家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
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C.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D.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答案:B
解析:“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3.“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这段文字应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