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3/23 23:04: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小题,约7810字。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I卷(共计64分)
  一、选择题:(每题2 共计64分)
  1.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提倡精耕细作    D.善于积累经验
  2.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  )
  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C.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D.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3.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是左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
  4.《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第二次是明清,第三次是近代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①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           ②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工商业市镇增多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5. 明朝人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记载:“华亭相(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徐光肩文集》载:“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材料反映当时
  A.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B.田庄手工业比较发达
  C.大商入买田置地现象普遍          D.士大夫经商致富
  6.利玛窦(1583年进入中国,l610年在北京逝世)札记中写到:“(中国)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国家都有丰富的出产。”其主要依据是当时中国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7.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8.南宋初年士大夫袁采在《世范》中说世事多更变,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常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法禁虽严,多是幸免,唯天网不漏。谙云:富儿更替做。盖谓迭相报酬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强大冲击 B.不抑兼并政策的实施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9.史料记载,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了一场理性休闲运动。这反映了
  A.经济活动影响着政治地位的变化     B.经济发展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工业革命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大机器生产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10. “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英国的贸易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   )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工业革命          D.科技革命
  11.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这一“修正”
  A.有利于缓和英国的社会阶级矛盾          B.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C.反映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思想          D.直接促成了社会福利国家的建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