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新航路》教案(3份打包)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010+4690+1860字。
《开辟新航路》教案1
本课概述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孤立走向了融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是欧洲探险家不懈探索的结果,尽管过程艰辛但是其影响深远:世界在世人面前露出了真面目,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本课由三目构成,详细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及其影响。第一目“东方的诱惑”,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条件、动力等方面,阐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二目“新航路的开辟”,则以葡萄牙、西班牙两国为线索,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全过程,体现了欧洲航海家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第三目“走向会合的世界”,重点介绍了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及世界产生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教材还配有插图和辅导资料,对三目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解释,它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直观性的认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向学生阐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
●教学难点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
●教学方法
新航路的开辟,为促进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是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条件,所以本课应该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为主线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可层层设疑,进行问题探究。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另外,新航路的开辟属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应引导学生放眼世界,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的变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扩张时代的时间及含义。
(2)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客观条件。
(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的内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
……
《开辟新航路》教案2
课标要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知道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3.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及其船队的环球航行。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地图进行动态情景演示,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两种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模拟、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概说教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即经过),走向会合的世界(即影响)。
教学过程
……
《开辟新航路》教案4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史料的搜集、梳理与运用的能力。
2、掌握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并学会制作地理大发现的路线图。
3、理解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等课标中要求的历史名词的含义;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 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导入: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书上的引言导入;或是提出问题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当中国人远渡重洋到达非洲时,欧洲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新课:
一、东方的诱惑(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必要性)
运用课本材料,并适当补充材料,引导学生看书,分析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寻金热:
利用书上 “西欧商人清点钱币”,认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出现狂热的寻金热,成为探索通往东方新航路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