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ppt32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6张,学案约1760字。
第二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之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标要求〗
了解古希腊哲学的基本情况,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 哲学的产生:
时间:
地点:
2、了解古希腊哲学的基本情况,完成下面表格:
哲学家 主要思想 主要影响
〖问题探究〗
材料一:按照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哲学产生需要如下三个条件:其一:惊异,即看到事物有惊异感,有提出问题、究根究底的能力;其二,闲暇,即有从事脑力劳动的物质条件;其三,自由,即思考的自由。
材料二: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最高峰。城邦的出现和持久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成就的第二个因素,因为城邦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必需的制度上的保证。
——摘自《全球通史》第7修订版
材料三:希腊人时常以商人、士兵、殖民者和旅行者的身份到国外去旅游;在旅行时,他们总是保持着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眼光。 ——摘自《全球通史》第7修订版
材料四:公元前5世纪,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几乎垄断了整个地中海的贸易,以发展海外贸易、抢占国外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商品经济发展不仅为古希腊文明的繁荣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苗田力《古希腊哲学》
探究一:据以上材料分析古希腊哲学和人文精神发展的原因。
材料五: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
请思考:二者的观点有何异同?
问题探究三: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如做快乐的猪。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苏格拉底
我们认为只有它(幸福)才是人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
思考:从以上两位哲学家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西方哲人关注和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面对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你采取怎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