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元明清时期单元检测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14320字。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元明清时期单元检测试题》【带解析】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有学者研究发现,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原为中央(台、省)的临时派出机构,后罢。金代初年曾置行尚书省于汴京。这些行省前期只理民政,不理军事,后期因内忧外患不断,则兼理民、军政,实际成了地方一级政区。这表明( )
A、魏晋行台的职能与汉代刺史类同
B、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历史传承性
C、中国的行省制度形成于魏晋时期
D、行省在历史后期削弱了中央集权
2、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3、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4、朱元璋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在腹里和边境,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由起兵,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这说明( )
A、朱棣比朱允炆更得人心
B、分封制解除了边患导致了内忧
C、分封建制仍然威胁皇权
D、宗法制对皇位继承制没有影响
5、据《明史·卷七零·选举志》记载洪武三年诏云:“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这反映了( )
A、明太祖重视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B、科举制度已影响到周边各国
C、明代官僚政治的影响进一步加强
D、科举入仕是当官的唯一途径
6、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尖锐地批评皇帝所为,敢于自请辞官,还多次群体性的直接上朝抗争;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
B、丞相制度被废除
C、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7、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
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8、明朝出现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海瑞谏嘉靖,几近痛骂,嘉靖帝碍于舆论,无可奈何;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在君主屈尊求情下仍决不让步。这说明明朝( )
A、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