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4/6 22:05: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300字。

  1.作家作品
  (1)苏洵其人
  苏洵(1009—1066),北宋      。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     ”。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           ,宋代的                               合称“唐宋八大家”。
  (2)苏洵其事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应进士和茂才等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把平日所作文章都焚烧了,闭户专心读书,精习六经百家学问,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撰写文章,很短的时间就能写几千字。
  仁宗嘉祐元年,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将他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呈献给宋仁宗,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由此文名大震。宰相韩琦亦赞赏他的文才。嘉祐五年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命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100卷。书成后不久病逝,追赠为光禄寺丞“文安公”。
  苏洵的著作以史论和政论成就最高,他著有《嘉祐集》15卷。
  2.写作背景
  宋王朝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对外较为软弱的政权。苏洵生活的真、仁、英宗三世,宋王朝虽然尚未十分疲弱,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面临威胁。1004年,辽举兵攻宋,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取得了澶州城下的大捷。但双方订立的“澶渊之盟”却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消沉,苟且求和之风日炽。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给西夏银、绢、茶。一代代宋王朝统治者的为积威所劫,赂敌苟安引起了作者的忧心和思考,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发人深省警世之作。
  3.给加线的字注音。
  率(  )赂(  )秦耶      思厥(  ) 先祖父          暴(  )霜露
  抱薪(  )救火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燕(  )赵之君
  洎(  )牧                以谗(  )诛               革灭殆(  )尽
  4.请在以下句子中找到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意义。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5.请注明加线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意义。
  (1)理固宜然(          )
  (2)李牧连却之(         )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6.请解释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
  (1)思厥先祖父(古义:        今义:             )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              今义:                )
  (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                   今义:                     )
  (4)后秦击赵者再(古义:                    今义:                     )
  (5)可谓智力孤危(古义:                    今义:                     )
  (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              今义:                     )
  (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              今义:                     )
  (8)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            今义:                     )
  7.请解释以下多义词在句中的意义和词性。
  (1)或
  ①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2)得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②此言得之(                )
  (3)势
  ①其势弱于秦(         )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4)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
  ②秦以攻取之外(       )
  ③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
  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⑥以地事秦(         )
  ⑦洎牧以谗诛(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