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点符号难点<br>
1、句号:表示陈述句句末的停顿。<br>
(1)句后有括号的句号:括号内的内容如是补充说明前面内容的,句号加在括号后。如句子是一句完整的引文,后面是引文的出处,句号加在引号内例:<br>
A、“菱很小,但很嫩,味道十分鲜美。”(茹志鹃《静静的产院》) B、这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br>
(2)引号后的句号:如是全引的,即引文是独立的,句号加引号内;如引文是行文中的一部分,即不是独立引用的,句号加引号外(引文放句子中间不须停顿的,不加标点)。例,<br>
A、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br>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br>
2、顿号:表示句中并列词语之间小的停顿。<br>
(1)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例,这瓷器有五六百年历史了。<br>
(2)习惯上不须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例,兄弟要敬重父母。<br>
(3)多个并列词语,前面的之间用顿号,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或“及”等。例,义理、考据和辞章。<br>
(4)并列词语之间有问号或叹号的,不再用顿号。<br>
3、冒号:表示提示性语句后边或总括性语句前边的停顿。<br>
(1)提示的内容不是句子的全部,不能用冒号。<br>
(2)提示的内容不一致,不能用冒号。<br>
(3)不想强调提示语的,不用冒号。<br>
例,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地问到,“小栓你好些麽?——你仍旧只是肚饿?……”<br>
(4)“XX说”在提示语后的不用冒号。<br>
例,“哦,皇帝免冠了!”鲁迅先生说。<br>
4、引号:用来标明们文中的引用部分或具有特别意义的词语。<br>
(1)原引用,意引不用。例,<br>
A、他说过,没人的时候关好门。B、他说:“没人的时候关好门。”<br>
(2)引语中的引语加单引号。例,小王说:“‘劳动能锻炼人’,这话是对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