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教案.docx
课件.pptx
课件共32张,教案约3880字。
第13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课本,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上的主要成就,如“两弹一星”“神舟”号飞船、巨型计算机系统研究的重大突破、杂交水稻等。了解相关科学家的爱国事迹和奉献精神。认识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进步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在互动式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运用图片资料创设的情景,感受历史。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运用“讨论法”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的认识,了解科技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为祖国振兴发奋读书的志向。通过学习相关科学家的爱国事迹,体会科学家们掌握优秀的专业知识并勇攀科学高峰的执著精神,不惧危险的大无畏精神,感受勇于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关心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
由习近平主席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导入,并指出“科学技术和教育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那么,60多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到底取得怎样的成就呢?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呢?这样的科技成就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盒实现中国梦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讲授】纵览成就
(一)“两弹一星”和“神州”五号
⑴“两弹”:原子弹、导弹
⑵和平利用核能:
⑶“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⑷载人航天: “神舟”五号
(二)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 1.计算机研制: 2.信息技术
(三)现代农业: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显示“两弹一星”、“神州”五号、计算机研制和袁隆平等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对它们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综合探究1
【探究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材料1 (漫画)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
(地图)美军在入侵朝鲜的同时,悍然出动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
学生结合教材总结:⑴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⑵美国敌视中国
材料2 20世纪60代中苏边界谈判破裂后,苏联不断对中国进行武装挑衅,制造流血事件。
学生总结回答:⑶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