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寨》ppt36
- 资源简介:
课件共67张,教学案约7740字。
《汉家寨》公开课教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次内容。
2、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受其庄重、严肃、冷峻的语言风格基础上体悟、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充分探讨、理解文章“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进一步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一、课前积累 (突显单元主题——“对存在进行深思”)5分
作者介绍与写作背景:
张承志,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市。回族。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现为自由职业作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北方的河》 《金牧场》 《心灵史》。短篇小说《雪路》《顶峰》《美丽瞬间》等。其中1991年出版的《心灵史》,描写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的信仰历程,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
张承志真正为人所称道的,不仅仅是他的小说的独有的艺术魅力,而是熔铸其中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和坚强的民族骨气,是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为了获得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信仰自由和一个作家表达这种信仰的自由,张承志毅然辞去公职,四海漂游,立志做一个理想主义的“艺术浪人”。
“中国面临的危险形势,以及我在北京感到的中国文化可怕的堕落,这种形势,使我无法挣脱近乎暴怒的一种激动。”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的危机感促使他写下了这两部散文集。《汉家寨》就选自其中的《清洁的精神》。
记载着自己为探寻和完成自己的“天命”而不懈奔走的心路历程。
让散文回归心灵,艺术地展示心灵的每一丝颤动。
政治是短暂的,经济是长久的,文化是永恒的。作者就是对文化这个存在深思的人。
二、重点突破——理清结构,掌握景物描写作用 (10分钟)【板书】
1、速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 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沿途所见、所闻、所感。
• 第二部分:走进汉家寨的所见所思
• 第三部分、离开汉家寨后的反思
2、细读,赏析第一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
所见 :铁色戈壁 岩石 红石焦土
酷热干旱 不毛之地
所闻 :单调的马蹄声
所感 :“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作用 :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苍凉、空寂、荒芜、广袤、慷慨悲凉的情绪。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坚守人家张本。(铺垫)
景物描写作用:1、内容——特点、氛围、感情基调 2、结构——前后文关系
3、中心关系
步骤:开火车,每个同学必须用不同的词语形容,景物描写的特点。一句话说依据【不得重复】
3、赏析第二部分:
• 所见 : 几 间破 泥 屋 (人烟稀少,贫穷)
景物: 巨大空茫的戈壁滩 (险恶荒凉)
• 人: 老汉、小女孩痴痴盯着我 (少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