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17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4题,约4690字。
第I 卷(选择题)
1.诚信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诚信伦理渗透于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活动中,具体表现为诚实不欺、遵守承诺的商业道德。下列所述鲜明反映商人讲求诚信的是
A.“百金之家,夏无布帽”
B.“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
C.“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
D.“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
2.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 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A.王位继承混乱 B.分封制度瓦解
C.诸侯争霸激烈 D.宗法制度松弛
3.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
B.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C.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D.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
4.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因粮食丰裕,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民谚已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粮食生产格局发生变动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下降 D.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5.下表所示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 货物名称及输出国 价值(银元) 提示说明
1781~1790年 中国茶叶 9600多万 每年从英国流入中国几百万银元
1781~1793年 英国呢绒等 1600多万 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六分之一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瓦解 B.茶叶是中英贸易中唯一大宗商品
C.中国处于中英贸易中的顺差地位 D.英国商品质劣无法打开中国市场
6.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徽,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这最能说明当时的中国
A.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B.主动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C.逐渐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D.迫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
7.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该材料主要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