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1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6/10 16:26: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1第1讲细胞的分子组成.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1第2讲细胞的结构与功能.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1第3讲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2第1讲酶与ATP.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2第2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3第1讲遗传的分子基础.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3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4第1讲生物的变异.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4第2讲育种和进化.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5第1讲植物的激素调节.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5第2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5第3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6第1讲种群和群落.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6第2讲生态系统.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7第1讲教材基础实验.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7第2讲实验设计与分析.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8现代生物科技专题.doc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演练_专题9生物技术实践.doc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1讲
  1.(高考题汇编)判断正误(对:√,错:×)
  (1)(2015·海南卷)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
  (2)(2015·福建卷)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 ×)
  (3)(2015·山东卷)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
  (4)(2015·四川卷)叶绿体中O2的扩散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
  (5)(2016·江苏卷)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
  (6)(2016·全国卷乙)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DNA和RNA两类核酸。( √)
  (7)(2016·全国卷甲)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
  (8)(2016·北京卷)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 √)
  2.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
  1.(高考题汇编)判断正误(对:√,错:×)
  (1)(2015·海南卷)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
  (2)(2015·北京卷)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
  (3)(2015·海南卷)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
  (4)(2015·广东卷)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均具有单层膜。( √)
  (5)(2016·全国卷甲)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不属于胞吐过程。( √)
  (6)(2016·全国卷乙)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
  (7)(2016·全国卷甲)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
  (8)(2016·四川卷)叶肉细胞内H2O的生成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 ×)
  (9)(2016·四川卷)细胞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
  2.(2017·淮安二模)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C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B.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
  D.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层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第一部分专题九
  1. (2017·佳木斯一模)同学们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 PO4 1.4 g
  Na2 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0 g
  尿素 1 g
  琼脂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使指示剂变为红色。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尿素和葡萄糖,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下图是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5)关于下图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D。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应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