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作文试题及解析
- 资源简介:
约24390字。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作文试题及解析
一、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在大力强调传统文化的热潮中,这样的考题走进考场乃大势所趋!
全国Ⅱ卷
(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
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名师解析】
北京卷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3.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二、时代风采
和谐社会有着鲜明的时代主题,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的特色和风采。高考命题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精神。
全国Ⅰ卷(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从命题角度看,试题任务驱动明确
此次作文题目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限定了作文的读者群体——“外国青年”,明确了写作任务——“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自然也圈定了写作的内容范围——“你所认识的中国”。有了明确的写作目标和任务,自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避免套作和抄袭。
试题可写角度多,开放性好
试题中所给的“中国关键词”有代表中国古代文明文化的“长城”“京剧”,有能够反映当前百姓生活的“广场舞”“中华美食”,有与对外交流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带一路”,也有彰显我国国力飞速提升的“络科技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当然也有反映中国发展中所遇问题的“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等。如此众多的关键词,使试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选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点来呈现自己对中国的认识,不容易出现无话可写的情况。
试题有利于考察学生的胸襟、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