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8250字。
人教选修3 第1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
本卷共8小题。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美国举国上下正在为消除工业化、城市化和垄断化所带来的巨大弊端而专注于推进广泛、深刻的进步主义改革。……由于长期受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人民在战争爆发前对欧洲的内部纷争并不关心……美国与欧洲远隔重洋,相距甚远。在他们看来有了大西洋的阻隔,美国就可以避免欧洲战祸的侵扰。威尔逊政府在最初发表的关于外交政策的几个声明中都正式认可了当时全国上下一致的态度。1914年8月4日,威尔逊正式发表中立宣言,8月19日他又发表讲话呼吁美国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不偏不倚”。
——高志青《美国的孤立主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中立政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立政策对其自身产生的主要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长界大战,但并没有真王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摘编自光明网《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和会……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 从1931年日本人入侵中国东三省到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那些想要打乱国际秩序的人都曾使用过武力,而那些希望保持住国际秩序的人却从未动过刀枪。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就此被那些从不接受上次和约的国家发动起来了。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凡尔赛和约》的苛刻条件不论对胜利者还是战败者来说,其后果都是危险的,德国是一个大国,有恢复元气的巨大能力,没有什么能阻止这一点。
——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要“打乱国际秩序”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日本侵略扩张之时,“希望保持国际秩序的人”为何“从未动过刀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保证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大平洋的任何角落。《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