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9940字。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美国学者肯•沃尔夫在《大历史视野》中比较东西方古代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时指出:(他们)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比如)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时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他们)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己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沃尔夫比较的两位哲学家是( )
A、老子和苏格拉底
B、孔子和柏拉图
C、孟子和亚里士多德
D、韩非和柏拉图
2、“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3、《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尽管1832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1832年改革( )
A、防止了英国走向垄断帝国
B、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
C、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
D、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
4、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
A、新航路开辟中
B、殖民扩张过程中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5、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 )
A、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
B、威权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
6、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
A、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
C、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