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湛江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道小题,约13830字。
2017年广东省湛江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春秋中后期,在卿大夫家族内部,一些庶蘖小宗开始对抗大宗,并争夺权益,如鲁国的臧会跟臧氏大宗臧昭伯闹得势不两立,一怒之下臧会投靠了季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风气日趋败坏 B.传统宗法关系难以维系
C.贵族之间斗争激烈 D.小宗的经济独立性增强
2.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放映了( )
A.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 B.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儒道思想互相借鉴与融合 D.百家争鸣的局面再次形成
3.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这种租佃契约( )
A.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 B.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削
C.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 D.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4.唐初,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政。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中宗继位后,宰相裴炎由门下侍中改任中书令,并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一变化表明唐朝(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行政效率的提高
C.决策中心的转移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咸丰以后,清廷极力向晋商派摊捐输,并给予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如1851年,晋商常通过捐输获得“诰封武德佐骑尉”。之后,常家捐输频繁,朝廷赏封不断。清政府此举旨在( )
A.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C.筹集洋务运动的资金
D.填补战争赔款带来的国库空虚
6.在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虽然以年轻士绅、知识分子为基础的国民党和进步党获得了多数席位,但是实力最强的北洋派系和 地方实力派却几乎没人参加选举。这一现象表明( )
A.国内政治格局与选举无关 B.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C.选民素质制约了选举结果 D.文治传统影响深远
7.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1937﹣1945年,消费合作社在全部合作社中所占的比例由0.4%上升到14%.消费合作社主要承担粮食、食盐、火柴等日用品的专卖任务,每种商品价格均低于市价,差度在5.55%至58%不等。据此可知( )
A.国民政府尝试过社会主义改造
B.消费合作社利于抗战时的经济稳定
C.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得以实现
D.国共合作影响到了国民政府的政策
8.1956年陈云提出“三主三辅”构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是其补充;全国工农业产品主要是按照计划生产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而存在。该构想( )
A.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B.落实到随后的经济建设中去
C.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 D.加快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9.罗马帝国初期曾明令禁止主任判处奴隶与猛兽搏斗:罗马皇帝哈德良废除了奴隶主把奴隶卖给斗兽场的权力;君士坦丁大帝将故意杀死奴隶与杀人罪同等对待。出现上述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B.罗马国家的不断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