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8/20 8:48: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道小题,约8080字。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 《札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禅让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天子、诸侯、大夫均是在分封制度中所涉及到的政治名词,材料所描述的现象也属于分封制的内容,所以该材料反映的制度只能是分封制。故选A。
  【名师点睛】
  分封制(“封邦建国”)
  (1)概念:在保证王权强大的前提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诸侯,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渊源:由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演变而来。
  (3)原因:①西周疆域广阔,需要加强统治;②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巩固政权。
  (4)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和氏族首领,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其中,周王是天下共主,周王子弟是分封的主体。②受封诸侯有服从王命、随从作战、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③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再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5)积极影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开发了边疆。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6)消极影响: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崩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A. 限制权利滥用    B. 防止官员腐败
  C. 培育权利观念    D. 增强责任意识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看出这些宣誓旨在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理解。
  3. 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A. 公民的参与程度高    B. 公民的整体素质低
  C.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 政党之间的合作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魔鬼”指的是权力,“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指的是权力与权力之间既要相互制约又要相互平衡,综上所述这种政体的核心只能是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4.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B.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C.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 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另起炉灶”和站到社会主义阵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时间不符,A、D项错误。长江是我国的内河,列强在晚清时期攫取了随意进入我国内河航行的特权,而人民解放军的奋起反抗则是对列强这种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是为了对国民党进行军事援助,且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为也无法切断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A. 武昌起义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解析】材料“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1919年5月4日从北京开始的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武昌;C项从广州开始的;D项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没有举行“示威游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