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莫入情感误区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以生活为话题、突出情感感受的作文题目的比例逐年增加。据统计。2002年全国许多地区的中考作文中,这类题目就占到了80%左右,200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作文《感激》便是一个极富情感色彩的题目。对于这个作文题目,同学们一般没有太大的写作难度,至少有话可说,有事可叙。但阅卷情况却很让人担忧,不少文章题材千篇一律,内容陈旧俗套,能够把事情写细写顺的不多,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更是少见,问题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br>
一、内容俗套,情感普通<br>
自居易在—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观点,中学生的作文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选择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来写,尽量避免内容雷同,“宁吃鲜桃一口;吃烂杏一筐”。在以《感激》为题的考场作文中,80%的同学写的是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关心和照顾,这样千篇一律的题材自然难以写出感情,即使写出了感情,也难出新意。阅卷老师有腻味的感觉,当然就不会给高分了。这是2002年中考作文中最为突出的—个问题。<br>
二角度太大,情感空泛<br>
情感类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写出人物之间的情感,如果没有具体的事例是无法做到这点的。作文时,不少同学存在的问题就是切入角度太大。在以《感激》为题的考场作文中不少同学只是空喊口号,“感激祖国”“感激父母”“感激老师”,却没有选取一些细小的事情来作注脚,怎能写出好文章来呢?在中考作文《谢谢您,老师》中,不少同学写到的是自己与老师的交往。这样写不是不行,问题是不少同学只是空泛地说老师关心、爱护我们,老师关心我们的一些具体事实却不曾提到,写出的内容甚至找不到“感激”的原因,这样的文章就只能落入“基本符合题意,有中心,条理比较清楚”一档了。<br>
三、材料贪多,情感平淡<br>
人物的情感往往要通过言语、动作、肖像、心理等来进行表现,我们不对事件详细地记叙,不对人物进行入微地刻画,是无法写出情感的。那种对材料贪多求全的写法,造成的是内容平淡,主旨分散。在《感激》这篇中考作文中,有的同学既写老师在思想,上对自己的教育,又写了父母在生活上的关心,甚至还写到了同学在学习上对自己的支持,—篇小小的文章感激了三四个人。有的同学虽然感激的只是一个人,却从小学写到初中,从校内写到校外,举了五六个事例,表面上看来似乎内容充实,其实写每一个人每—件事都只是浮光掠影,根本无法展示人物之间的那一种深厚的情感。<br>
四、胡编乱造,情感做作<br>
文贵情真。真实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为情感类话题作文在这方面的要求与一般作文有所区别,题目中一般都有“叙说真实故事”或“写出真情实感”之类的要求。—些同学为了让所写的事情意义“深刻”,所写的人物形象“高大”,喜欢凭空编造,任意拔高,结果出现了内容虚假矫情横生的局面。2002年湖南省益阳市一万多份中考作文中,这类文章达到了60%左右。有的写父母双亡.有的写亲人患绝症、有的写自己断腿断手,有的写“掉到了急流中”,还有不少同学喜欢写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由于缺乏生活经历,加之语言信息贮存太少,生编硬造时闹出了不少笑话,这类作文最让阅卷老师头痛,得分也往往偏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