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5480字。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试题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温馨提示: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预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2.学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繁文缛节,大国相互之问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乎攻灭对方。这种变化说明
A.分封制进一步崩溃 B.宗法制崩溃
C.“仁政”思想消失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3.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4. 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B.三省六部制度
C.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 D.科举选官制度
5.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6.“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他实行了
A.分封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度 D.郡国并行制
8.“至此,我国先贤一直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得到了组织人事上的落实。”——《中国历代文官制度的演变轨迹》。与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9.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10.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11.《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1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1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