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题,约17820字,有答案解析。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其中1——14题所有考生都要求做答。15——24题分为两组,请上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考生做第一组,上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考生做第二组。)
1.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指
A. 发展工商业 B. 统一思想,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消灭异端学说 D. 繁荣学术文化
【答案】B
2.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A. 宣扬“天人感应”理论 B. 推动科举制发展
C. 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D
【解析】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即君主的目的。君主作为统治者的目的就是神化封建统治、稳定封建统治程序,故选D;A吧不是意图是具体的做法而已,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对君主的教化而非对臣民的社会教化,排除C;材料和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故选D。
3.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学术思想适应了社会转型 B.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C.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材料“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有利于一般的市民进行理解和阅读,为粗识文字的读者最大限度的扫除阅读障碍,体现了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故D项正确;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与学术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书籍出版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需要,与科举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学校教育,故A项错误。
4. “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
A. 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B. 都代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C. 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D. 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答案】A
【解析】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贵贱有序,故A不选。苏格拉底是雅典尚处于古典时期,奴隶制度也未衰落,B排除。苏格拉底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的代表,排除D。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故选A。
5. “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大量涌现。在思想禁锢的情况下,人们每说一句话都要小心,每写一个字都要以君主的个人好恶为转移,其聪明才智就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难以产生伟大的思想作品。”这段话主要指出了
A. 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 B. 民主有利于文化发展
C. 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D. 民主有利于修正错误
【答案】B
【解析】材料大意是人民在君主专制下,思想禁锢,阻碍文化发展;思想开放自由有利于优秀文学作品出现,强调政治民主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民主与决策的关系,没有涉及民主与监督政府和修正错误的关系,排除CD。
6.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该事件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最为接近
A. 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B. 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C.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