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17-2018 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测试历史学科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4题,约8880字。
天津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测试历史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 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0 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答案涂于答题卡上。
1.在 18 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 即把它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 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 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A.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2.(2017,课标)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 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 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3.(2014 江苏)1953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 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 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4. (2015 课标)17 世纪 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 18 世纪末,茶叶 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5.(2016 海南)1979 年 7 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 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
6.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 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
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
是
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 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 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7.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 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 最巨。”此现象反映了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8.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 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
‘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有 3 个嫡子,但他想传位给贤能的小儿子季历。季历深感为难, 他的大哥太伯、二哥虞仲主动避逃荆蛮后,季历方才继位。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方式得到认同 B.墨家选贤任能思想的影响 C.周礼文化辐射到长江流域 D.宗法制的基本原则遭破坏
10.全面抗战时期,日本把夺取武汉作为其解决中国事件的战略决策,倾其全力以摧毁中 国军队主力并夺取武汉。然而当时的国际舆论在会战结束后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无重 大影响。这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