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题,约3840字。
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2.《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④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5.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表明()
A.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B.“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
C.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 D.华夷观念被打破
6.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想的开端
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由此推断()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8. 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9.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10.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