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习题(11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习题(打包116份,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全面调查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全面调查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第2课时抽样调查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第2课时抽样调查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2直方图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6(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2直方图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6.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专题五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专题五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章末复习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章末复习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2(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2.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3(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3.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4(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4.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2.1平行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5(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2.1平行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5.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6(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6.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7(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7.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8(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8.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9(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9.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一相交线与平行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8(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一相交线与平行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8.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小专题一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7(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小专题一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7.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复习一相交线与平行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9(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章末复习一相交线与平行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9.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周周练5.1_5.2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0(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周周练5.1_5.2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0.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周周练5.3_5.4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1(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5相交线与平行线周周练5.3_5.4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1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2(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2.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2课时平方根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3(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2课时平方根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3.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4(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4.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5(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5.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实数单元测试二实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0(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实数单元测试二实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0.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实数章末复习二实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1(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6实数章末复习二实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1.1有序数对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8(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1.1有序数对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8.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9(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9.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0(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0.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1(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6(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6.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平面直角坐标系章末复习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7(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7平面直角坐标系章末复习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27.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1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7(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1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7.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2消元_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8(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2消元_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8.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2消元_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9(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2消元_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9.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0(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0.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1(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四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4(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四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4.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二元一次方程组小专题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2(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二元一次方程组小专题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2.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二元一次方程组小专题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3(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二元一次方程组小专题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3.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二元一次方程组章末复习四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5(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二元一次方程组章末复习四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5.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二元一次方程组周周练8.1_8.3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6(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8二元一次方程组周周练8.1_8.3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36.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1.1不等式及其解集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6(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1.1不等式及其解集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6.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1.2不等式的性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7(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1.2不等式的性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7.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8(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8.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9(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9.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0(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0.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测试五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3(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测试五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3.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小专题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2(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小专题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2.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章末复习五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4(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章末复习五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4.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周周练9.1_9.2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5(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周周练9.1_9.2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45.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1(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二实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2(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二实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2.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3(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3.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4(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4.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四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5(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四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5.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五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6(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五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6.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一相交线与平行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7(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一相交线与平行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7.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8(1).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0170418258.doc
5.1.1 相交线
基础题
知识点1 认识对顶角和邻补角
1.(凉山中考)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大小相等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B.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C.两角之和为180°,则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D.—个角的邻补角可能是锐角、钝角或直角
3.如图所示,AB与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2,∠4,∠1的对顶角是∠3.
知识点2 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所形成的∠1、∠2、∠3和∠4中,一定相等的角有(C)
A.0对 B.1对 C.2对 D.4对
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80°=∠BOC,则∠BOC等于(A)
A.130° B.140°
C.150° D.160°
6.如图,点A,O,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BOC=50°,则∠AOC=130°.
7.如图是一把剪刀,其中∠1=40°,则∠2=40°,其理由是对顶角相等.
8.在括号内填写依据:
如图,因为直线a,b相交于点O,
所以∠1+∠3=180°(邻补角互补),
∠1=∠2(对顶角相等).
9.如图所示,AB,CD,EF交于点O,∠1=20°,∠2=60°,求∠BOC的度数.
解:因为∠BOF=∠2=60°,
所以∠BOC=∠1+∠BOF
=20°+60°
=80°.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70°,OA平分∠EOC,求∠BOD的度数.
解:因为OA平分∠EOC,∠EOC=70°,
所以∠AOC=12∠EOC
=35°.
所以∠BOD=∠AOC=35°.
中档题
11.如图,三条直线l1,l2,l3相交于一点,则∠1+∠2+∠3等于(C)
A.90° B.120°
C.180° D.360°
小专题(一)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1.填写推理理由:
如图,CD∥EF,∠1=∠2.求证:∠3=∠ACB.
证明:∵CD∥EF,
∴∠DC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
∴∠DCB=∠1(等量代换).
∴GD∥C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A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如图,已知EAB是直线,AD∥BC,AD平分∠EAC,试判定∠B与∠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B=∠C.
理由:∵AD平分∠EAC,∴∠EAD=∠DAC.
∵AD∥BC,∴∠EAD=∠B,∠DAC=∠C.
∴∠B=∠C.
3.如图,已知AD∥BE,∠A=∠E,求证:∠1=∠2.
证明:∵AD∥BE,
∴∠A=∠EBC.
∵∠A=∠E,
∴∠EBC=∠E.
∴DE∥AB.
∴∠1=∠2.
4.已知:如图,AD∥EF,∠1=∠2.求证:AB∥DG.
证明:∵AD∥EF,
∴∠1=∠BAD.
∵∠1=∠2,
∴∠BAD=∠2.
∴AB∥DG.
5.(蓟县期中)已知:如图,∠1+∠2=180°,∠3=100°,OK平分∠DOH,求∠KOH的度数.
7.1.1 有序数对
基础题
知识点1 有序数对
1.用7和8组成一个有序数对,可以写成(D)
A.(7,8) B.(8,7)
C.7,8或8,7 D.(7,8)或(8,7)
2.一个有序数对可以(A)
A.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B.确定两个点的位置
C.确定一个或两个点的位置
D.不能确定点的位置
3.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C)
A.(3,2)与(2,3)表示的位置相同
B.(a,b)与(b,a)表示的位置一定不同
C.(3,-2)与(-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
D.(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
4.下列有污迹的电影票中能让小华准确找到座位的是(D)
5.用有序数对(2,9)表示某住户住2单元9号房,请问(3,11)表示住户住3单元11号房.
知识点2 有序数对的应用
6.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D)
A.红星电影院第2排
B.北京市四环路
C.北偏东30°
D.东经118°,北纬40°
7.电影院里的座位按“×排×号”编排,小明的座位简记为(12,6),小菲的位置简记为(12,12),则小明与小菲坐的位置为(A)
A.同一排
B.前后同一条直线上
C.中间隔六个人
D.前后隔六排
8.(龙口市校级期中)小敏的家在学校正南方向150 m,正东方向200 m处,如果以学校位置为原点,以正北、正东为正方向,则小敏家用有序数对(规定:东西方向在前,南北方向在后)表示为(C)
A.(-200,-150) B.(200,150)
C.(200,-150) D.(-200,150)
9.如图是某电视塔周围的建筑群平面示意图,这个电视塔的位置用A表示.某人由点B出发到电视塔,他的路径表示错误的是(注:街在前,巷在后)(A)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基础题
知识点1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1.下列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是(D)
A.2x=5x2+y=7x+y+z=6 B.3x-y+z=-2x-2y+z=9y=-3
C.x+y-z=7xyz=1x-3y=4 D.x+y=2y+z=1x+z=9
2.观察方程组3x-y+2z=3,2x+y-4z=11,7x+y-5z=1的系数特点,若要使求解简便,消元的方法应选取(B)
A.先消去x B.先消去y
C.先消去z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将三元一次方程组5x+4y+z=0, ①3x+y-4z=11, ②x+y+z=-2 ③经过步骤①-③和③×4+②消去未知数z后,得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
A.4x+3y=27x+5y=3 B.4x+3y=223x+17y=11
C.3x+4y=27x+5y=3 D.3x+4y=223x+17y=11
4.已知方程组x+2y=k,2x+y=1的解满足x+y=3,则k的值为(B)
A.10 B.8 C.2 D.-8
5.由方程组2x+y=7,2y+z=8,2z+x=9,可以得到x+y+z的值等于(A)
A.8 B.9 C.10 D.11
6.解下列三元一次方程组:
(1)2x+y=4,①x+3z=1,②x+y+z=7;③
解:由①,得y=4-2x.④
由②得z=1-x3.⑤
把④,⑤代入③,得x+4-2x+1-x3=7.
解得x=-2.
10.1 统计调查
第1课时 全面调查
基础题
知识点1 全面调查
1.(重庆中考B卷)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C)
A.对重庆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时间的调查
B.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C.对某班学生进行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知晓情况的调查
D.对重庆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调查
2.(山西中考)以下问题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C)
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
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
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D.调查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
3.关于“记录收集数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只能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B.只能用统计图记录
C.只能用表格记录
D.可能用画正字、表格或统计图记录
4.(宣汉县校级期末)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下面的提问比较恰当的是(C)
A.我认为猫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
B.难道你不认为科幻片比武打片更有意思
C.你到底喜不喜欢猫呢
D.请问你家有哪些使用电池的电器
5.以“你最喜欢的课外阅读类型(科幻、武打、科普、侦探、言情、其他)”为主题在班级内进行调查,请设计一张调查表.
解:
调查问卷
你最喜欢的课外阅读类型是(只选一个)( )
A.科幻 B.武打 C.科普 D.侦探
E.言情 F.其他
填好后,请将问卷交给语文课代表,谢谢合作.
知识点2 统计图表
6.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地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地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A)
A.扇形图 B.条形图
C.折线图 D.以上都正确
7.(龙岩中考改编)下列统计图能够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是(C)
A.条形图 B.扇形图
期中测试
(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贺州中考)如图,下列各组角中,是对顶角的一组是(B)
A.∠1和∠2 B.∠3和∠5 C.∠3和∠4 D.∠1和∠5
2.实数2,14,π,38,-227,0.32••中无理数的个数是(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30°,则∠2的度数是(C)
A.130° B.60° C.50° D.40°
4.(长沙中考)若将点A(1,3)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C)
A.(-2,-1) B.(-1,0) C.(-1,-1) D.(-2,0)
5.(台安县期中)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EOD=1∶2,则∠BOD等于(A)
A.30° B.36° C.45° D.72°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0.3是0.09的平方根,即±0.09=±0.3
B.存在立方根和平方根相等的数
C.正数的两个平方根的积为负数
D.64的平方根是±8
7.(临夏中考)已知点P(0,m)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M(-m,-m+1)在(A)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下列语句是真命题的有(A)
①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②内错角相等;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⑤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9.文文设计了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按此程序,输入一个数后,输出的数比输入的数的平方小1,若输入7,则输出的结果为(B)
A.5 B.6 C.7 D.8
10.(硚口区月考)如图,周董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则∠ABC的度数是(C)
A.80° B.90° C.100° D.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