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7390个字。
1 消息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消息相关知识。认识消息体裁的特点。了解消息的六要素,把握消息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把握消息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体会本文语言准确、情感鲜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
1、理解消息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把握消息的特点,重点把握消息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
图片展示渡江战役图片渡江战役示意图
二、预习展示
根据你的课外预习,说说你了解的消息的有关常识:
1.定义2.种类3.特点4.要素5.结构
三、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消息的特点、结构形式等有关知识。
2、根据所学消息的知识理清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学习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四、消息的有关知识:
(一)消息的概念: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消息是一种报纸文体,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二)消息的三个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三)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消息事实。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2、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四)消息固定的格式
“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五、自主学习
1.根据所学消息知识分析《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消息要素,结构及语言特点。
2.感受学习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六、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各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留给别组或老师。
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了。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消息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