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练习试卷(2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1/15 7:12: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20份打包,Word版,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学案沪教.doc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工艺流程图学案(无答案)沪教版.doc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开放题学案沪教.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常见的酸和碱(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化学肥料(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化学式与化合价1(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化学式与化合价2(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化学与生活(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金属的化学性质1(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金属的化学性质2(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溶解度(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溶液(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生活中常见的盐(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盐 化肥(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有机合成材料(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doc
  工艺流程图
  【考点扫描】
  一、流程图题的形式:
  1.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
  2.以物质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操作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
  3.以设备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
  二、流程图题命题问题情境归类:
  按出题类型分类 举例
  1、物质的制备 海水制盐、提镁;药品制备
  2、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制取纯净的物质
  3、物质的分离 NaCl 和CaCl 2的分离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 判断物质成分、含量或变质与否
  常考的工艺流程为:
  (1)侯氏制碱法;                    (2)石灰石工业;
  (3)合成氨工业;                    (4)金属(Mg、Fe、Cu等)的冶炼;
  (5)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流程图题命题问题考查的内容:
  1.化学反应原理及简单计算             2.元素化合物知识
  3.实验操作及名称                     4.物质除杂、分离方法
  5.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四、流程图题命题问题考查的特点:
  1.情境真实                           2.框图信息新颖
  3.内容涉及广泛                       4.综合性强
  5.思维容量大
  五、流程图题题型的结构:
  题头(引入信息)è题干(提取信息,应用理解)è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六、流程图题解题方法和思路:
  七、流程图题解题具体操作:
  1.关注“箭头”:
  (1)“ ”前面方框中的物质是反应物;
  (2)“ ”后面方框中的物质是生成物;
  (3)表示一种物质可以向“ ”所指方向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4)“ ”上面或下面可以注明反应的条件或操作
  2.关注方框内所指:(清楚物质的变化情况)
  3.关注“三线”和“核心”:
  三线:出线和进线方向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例题  (2016年长春)氧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废铁屑(其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发生反应)制备氧化铁的流程如图所示:
  开放题
  【题型概述】
  开放性试题是近年来中考的一类亮点题型,也是中考热点题型之一。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多种不同却正确合理的答案,允许和倡导答案多元化的一种试题形式。它是由题目的背景材料、结论、解题依据和解题方法四个要素中某些要素构成的化学题,通俗的说是指答案不唯一或方法多样性的试题。
  【解题方法】
  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虽然思维的起点相同,但思维的走向和思维的结果都可能不同。解答开放性试题的一般步骤是:第一精心析题,寻找题眼。这是解开放性试题的前提,找准题中关键性字词,从而可以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第二依据教材,发散思维。依据教材,才能以试题的问题为中心向教材联系,找到解答试题的相应的教材上的知识点;发散思维就是结合教材、确定解题思路,这种发散思维体现在不同角度的问题回答上。第三科学答题,完整无缺。确定了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要点和解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的组织答案。一般要注意以下方面:书写整洁、语言流畅、要点清晰、合乎逻辑等。
  【真题精讲】
  类型一  化学与社会发展开放类
  例1(2015•江苏苏州)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                                  。
  (2)可用              (填名称)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4)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                 。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                        。
  【解析】(1)鉴别羊毛和棉线的方法是灼烧法,灼烧羊毛线会有烧焦的羽毛味,灼烧棉线会有烧纸的气味。(2)检验淀粉使用碘液,淀粉遇到碘液会使之变成蓝色。(3)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以使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可以使用蒸馏的方法。(4)缺铁会导致贫血。(5)灭火的原理有:清除可燃物或者隔绝氧气或者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用锅盖灭火采用隔绝氧气的原理。
  【答案】(1)灼烧闻气味
  (2)碘水或碘酒
  (3)加热煮沸
  (4)贫血症
  (5)隔绝空气
  1. (2016•河北)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现有维生素、金刚石和碳酸氢钠,其中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是          。
  (2)菜刀使用后可以采取                                 (答一条即可)的措施防锈。
  (3)将一小块布料点燃,观察到燃烧比较缓慢,有特殊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则该布料是        (填“纯棉”“蚕丝”或“涤纶”)。
  2. (2015•安徽)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下图是一款自行车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合金的是        ,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
  (2)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                ;请再提出一条可延长自行车使用寿命的建议:                                          。
  (3)当今自行车外形美观,材质轻便、牢固,除了代步,还可以作为健身工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                                         。
  【考情小结】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牢固的掌握物质的性质,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得出不同的答案,有利于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通过归纳几种物质的利与弊,使学生明白任何物质都有它的两面性,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类型二  图表开放类
  例2(2016•广西贺州)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D是黑色固体,且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E的固体俗称干冰。①、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E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④                                         。
  【解析】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E是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且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①、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所以D是实验探究题
  【题型概述】
  探究创新类试题是近年来发展的新题型,它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查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题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除需要勇气外,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第四,对探究问题做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题一般并不包括所有的探究要素,但上述要求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真题精讲】
  类型一  实验方案设计类
  例1(2016•江苏宿迁)某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NaOH溶液与CO2气体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若导管a与b连接,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振荡,然后打开导管上的活塞,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已知Na2CO3+H2O + CO2=2NaHCO3;NaHCO3+NaOH =Na2CO3+ H2O
  【提出猜想】Ⅰ.NaOH和Na2CO3;Ⅱ.              ;Ⅲ. NaHCO3,Ⅳ. Na2CO3和NaHCO3。
  【查阅资料】①Ca(OH)2与Na2CO3、NaHCO3均能反应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CaCl2与Na2CO3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NaHCO3不反应。
  ③NaHCO3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设计实验】限选试剂: Ca(OH)2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振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Ⅲ不成立
  2.将操作1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          ,振荡              猜想Ⅳ成立
  【拓展应用】联想到空气中有CO2,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          保存。
  【解析】(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气压会减小,试剂瓶内的水流入锥形瓶中;CO2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提出猜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时,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如果二氧化碳过量,但是不能完全消耗生成的碳酸钠,则溶质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如果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是碳酸钠;如果二氧化碳过量,并且把碳酸钠完全消耗,则溶质是碳酸氢钠,所以猜想Ⅱ是Na2CO3;【设计实验】猜想Ⅲ不成立,就是要证明溶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由题给资料②可知:取少量反应
  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振荡,如果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猜想Ⅳ成立,就还要证明溶质中还含有NaHCO3,将操作I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振荡,如果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溶质中还含有碳酸氢钠;【拓展应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
  【答案】(1)试剂瓶内的水流入锥形瓶中2NaOH+CO2 =Na2CO3+H2O  (2)【提出猜想】Na2CO3
  【设计实验】氯化钙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拓展应用】密封
  1. (2016•江苏连云港)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测定某地雨水是否为酸雨 加无色酚酞,观察颜色变化
  C 鉴别NH4 Cl和(NH4)2SO4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2. ( 2016•湖北襄阳)实验桌上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讨论猜想】经过分析,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
  小红:氢氧化钠、硫酸钠;小华:氢氧化钠、碳酸钠;
  小明:碳酸钠、硫酸钠;小亮: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分析】四位同学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有气泡产生           的猜想不正确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小亮的猜想正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