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子花开,幸福袭来——赏析《山那面人家》
- 资源简介:
约8180字。
茶子花开,幸福袭来
——赏析《山那面人家》
阅读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如同在品一缕清幽淡雅的茶子花香,朴素自然而又回味无穷。小说中的“我”,在一个飘满茶子花香的初冬月夜,参加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婚礼。婚礼上处处充盈的欢笑、歌声与喜悦,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农村“歌声载道、喜气盈门”的新气氛。作者以其自然纯朴的笔触,生动风趣的语言,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新农民、新农村、新生活的美好画卷:在那茶子花香飘满的山村,幸福正像这花香一样,随着微风飘来,带来幸福与希望……
在那一阵阵花香中,我们仿佛也同着作者一起走进了湖南益阳的山村,欣赏那别样的茶子花开与幸福婚礼。
“茶子花”在周立波的小说中多次的出现,他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原名就叫《茶子花开的时候》,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湖湘乡土文学流派也叫“茶子花派”,足见“茶子花”在周立波文学生命中的重要性。《山那面的人家》这篇小说,也同样用“茶子花”贯穿全文,这是一种“清新秀美、含露凝香,令人喜爱”的山野花朵,是长在用来榨油的茶子树上的鲜花,是山野农村特有的花朵,特别是湖南那种丘陵地带,更是数见不鲜。作者对于“茶子花”的钟爱,也足见其对农村生活的熟悉与喜爱,那种清新、纯洁、朴素的农村生活,也为周立波的文学提供大量鲜活精彩的素材。
一、浓浓的“乡味”
周立波立足于农村40余年,深入农民,了解农村。他不是农村变化的旁观者,不是农民落后的审视者,也不是农民苦难的同情人。作为一位精英的文学作家,他与农民有着深厚的精神联系,有着同呼吸共命运的血缘之情。所以,周立波的乡土小说,没有生硬的歌颂与批判,而是将农村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精英文化有机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充斥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的乡土小说。
《山那面的人家》这篇小说里:那捧着肚子在路边大笑的姑娘们,只有在乡间的夜晚才能见到这般纯朴无心机的女孩子;那漫山遍野开满的茶子花,清新淡雅的芳香;忙碌的乡长、社长们参加婚礼时顺带监督开销的工作;还有那最值得一提的婚宴习俗:作者从迎接客人叙述起,将湖南农村结婚的一些习俗描写的生动活泼:姑娘们躲在板壁下边,练习听壁脚的笑态;司仪邀请来宾发言时的侃